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爱游戏官方直营平台 > 新闻动态 > 人才引进因举报而中止, 为何两年后还敢逆风而行? 背后有啥隐情?

人才引进因举报而中止, 为何两年后还敢逆风而行? 背后有啥隐情?

发布日期:2025-08-16 12:12    点击次数:75

网友反映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讲师团人才引进涉嫌“因人设岗”问题,在当地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后,公开发布情况通报,在认定反映问题属实的同时表示,“认定2025年讲师团人才引进招考结果无效,依规依纪对讲师团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处理,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降级处分;同时,对人才引进相关负责人给予诫勉处理”。

尽管有关人员对其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这一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能不让人质疑,两年前因举报而中之的人才引进问题,两年后有关人员咋还敢逆风而行,几乎原封不动地公示录取原来的人员?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有关部门在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的同时,为何没有作出公开回应?

对于人才引进,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应该公开透明,不允许任何营私舞弊。但为何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讲师团还敢顶风而行,甚至到了毫不避讳的地步?

根据相关报道,两年前的2023年12月4日,内蒙古人才发展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包头市委讲师团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公告》,计划引进4人,称其流程包括“报名审查、面试、考察、体检、公示及聘用”。但在同年12月9日面试结果的公告显示“仅有王某丹、郜某兴、张某3人进入下一环节”后,“遭举报而中止,未对通过面试的考生进行后续正式招聘环节”。也就是说,这次招聘,因有人举报而中止,或者说不了了之。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两年过后的2025年1月17日,内蒙古人才发展集团再次发布《包头市委讲师团面向社会公开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公告》,称“计划引进3人”,且2月28日公布的面试结果及拟进入体检范围人员名单,被人发现,“通过者为王某丹、郜某兴、张某,与2023年12月招聘的面试通过名单完全一致”。甚至公开的招聘条件,还从2023年的要求年龄为38周岁以下,到了要求年龄却放宽至40周岁以下。被知情人指为“因人设岗”,也即老百姓俗话说的“罗卜招聘”。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不妨猜测,很有可能是招聘单位认为,两年时间过去,其公开招聘或许不再被相关人员关注,录取同样的人员,不可能被人发现。殊不知,这一问题被相关人员盯着,再次举报。

另外一个可能,这一“因人设岗”,也即老百姓所说的“萝卜招聘”,就是为了给某些特殊人员子女安排工作。甚至可以猜测,这些人两年前或许已经工作,这一次只不过是为补充手续而走个过程而已。

上述猜测,是否属实,青锋不敢保证,也只不过猜测而已。如要让大众心服口服,有关部门在对相关人员依纪依规作出处理后,应进一步公开调查结果,让大众对为何如此招聘能够明明白白,或许比单纯处理几个人的效果要更好。



上一篇:双人床将退出中国家庭! 新式“地台”实用省钱不占地, 太聪明了
下一篇:葡萄牙商会人士驳斥美关税政策